LV不香了?这4个中国设计,正悄悄收割中产钱包!
-
LV不香了?这4个中国设计,正悄悄收割中产钱包!
当CBD白领把LV托特包换成无名氏手袋时北京国贸写字楼的星巴克里,互联网公司总监林雯打开她的「三无」托特包——没有Logo金属扣,没有显眼印花,只有温润的牛皮泛着琥珀色光泽。"这是裘真家的植鞣皮包,养了半年多。"她边掏笔记本电脑边解释,"现在背大牌反倒像穿假货,十个LV九个A货。"
天猫最新数据印证了这个现象:2024年双十一箱包榜Top5里,山下有松、裘真、a.cloud三个国产包牌集体屠榜。中产们正在用钱包投票——与其花三万买爱马仕配货,不如选个「看不见Logo但摸得到诚意」的中国设计。
四个意外走红的中国包牌
1. 谷歌设计师的东方突围Songmont山下有松的爆款「屋檐包」,灵感竟来自创始人付崧在谷歌总部通勤时的突发奇想。"硅谷满街都是Tumi电脑包,为什么不能做个有东方美学的通勤包?"这位前谷歌设计师没想到,自己为程序员设计的斜挎包,会成为高圆圆、文淇等明星的街拍神器。
2. 菜市场杀出的极简主义裘真创始人程宝华更绝——他在杭州四季青面料市场蹲了三个月,只为找到会「呼吸」的头层植鞣牛皮。"好皮料就像普洱茶,越用越有味道。"现在他家托特包在董洁直播间秒空,连「瑕疵皮版本」都被抢购,消费者留言:"这才是经得起地铁安检的真奢侈。"
3. 卢浮宫盖戳的年轻势力a.cloud用马卡龙色帆布包杀进Vogue推荐清单时,连品牌主理人都觉得魔幻。这个把法棍包做成「可折叠便当盒」的年轻品牌,最近还拿下卢浮宫联名授权。"背着它去巴黎看秀,法国编辑追着问购买渠道。"时尚买手Vivian笑道。
4. Z世代的「去性别化」实验GROTTO创始人黄柏青直接把「行程码」做成Logo,用托斯卡纳皮料混搭荧光色。当小红书出现「男朋友偷背GROTTO被同事求链接」的热帖时,这个宣称「包包不分男女」的品牌彻底出圈。"现在连00后男生都会讨论植鞣皮包浆了。"资深柜姐Lily感慨。
Logo消亡背后的三重觉醒
第一层:性价比祛魅"买爱马仕要配货,买LV怕撞包,买香奈儿担心贬值。"私募经理陈昊亮出手机计算器,"三万块预算,我能集齐裘真托特包+a.cloud法棍+GROTTO邮差包,还能剩钱吃半年Brunch。"
第二层:社交货币迭代奢侈品分析师张薇指出新趋势:"当大牌Logo沦为微商同款,中产需要更隐秘的阶层识别符号。比如裘真用户会交流'养皮心得',Songmont粉丝能一眼认出屋檐包褶皱角度——这才是新式身份密码。"
第三层:制造信仰颠覆"以前总说中国做不出奢侈品,其实是没找到正确姿势。"箱包产业带老板王建国带我们参观车间,老师傅正在手工缝制植鞣皮包边。"意大利机器德国刀模,加上苏州绣娘级的针脚——现在老外来订货都要求打中文钢印。"
写在最后
在深圳万象城的裘真专柜,我们遇见背着爱马仕Lindy来换包的周女士。"以前觉得背大牌才有安全感,现在发现敢背无Logo才是真自信。"她摸着新买的马鞍包笑道,"你看这皮色,像不像故宫的紫檀木?"
或许这才是消费升级的终极形态——当Logo退为背景音,质感站到C位,中国设计正用「看得见的诚意」重写游戏规则。就像Songmont那句slogan说的:"包会旧,但故事越久越珍贵。"
